巴西龟为什么不能养?
因为巴西龟原产于南美,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且适应能力极强,在野外除了天敌外基本没有敌人,所以它们能在原始森林里快速繁殖。 但到了人类社会,它们的天敌减少了,人类又大量繁殖,使它们的数量更加惊人。巴西龟的食性极杂,在野外的食物来源中80%以上都是植物,但在人工饲养下,为了营养平衡,往往需投喂动物性饵料,如蚯蚓、蝇蛆等,这也让它们自身营养更加丰富,体格更加强壮和耐饥饿,为扩散和繁衍打下了良好基础。
另外,与我国本土原生土著鳖不同,国外引进的巴西龟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在生态位上与本国物种有重叠,而且属于肉食性品种,一旦引入,很可能对本地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早在2003年,国家林业局就发布了《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名称编号管理办法》,其中规定:野生动物或其制品要实行定点经营,进货时要验明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标签标识,并详细登记其来源等信息。
2014年,国家林业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野生动物进出口贸易的通知》,明确要求禁止进口或出口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动物及动物制品,包括观赏性鱼类及水生动物、宠物(含龟类)等;还要求加强检疫监管,严格检测样品,严禁伪报、瞒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有效。 2016年5月,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野生动物栖息地优化调整方案》。根据该方案,如果国内某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状况得到改善并长期保持稳定,则意味着这种动物“生态安全”了,将有可能进一步放宽甚至解除有关猎捕、驯养繁殖等方面的限制措施。
按照这一方案,我国将对部分重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进行优化调整:通过建设繁育场所、扩繁基地等方式,为野生种群创建一个良好稳定的生活居住空间,以补充和增加其野外种群数量;同时,严格控制这些动物的野外放归,防范其对本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但这一方案的实行对象是列入《中国重点保护动物名单》的动物,巴西龟并不在这份名单之中,因此短期内想要在国内恢复其自由繁殖似乎很难。